天才一秒记住【小燕文学】地址:xiaoyanwenxue.org
深秋,小慈安寺内的丹桂开得正热闹。
原是华阴夫人最喜丹桂,入了这小慈安寺后,司徒韦济业便给她在此植满了整个寺院。韦玉絜很多时候都伴着母亲,日子久了,也喜欢丹桂。
丹桂叶形小而色浅,花色却艳丽,橙黄带红。是故繁花遮叶,望之如火如霞,且芳香馥郁,乃寒秋的一抹亮色。
建安二年,十岁的男孩因父亲调任凉州,举家离京,却不忘命守宅的家仆悉心照料春日才将将栽下的两棵桂树。
司徒府的三姑娘说,“不打紧,我也会来看顾它们的。”
后来两人通信。
三姑娘在信中书,“君别一岁,花已全开,正芬芳。”
建安四年,三姑娘的信上说,“与阿母学做桂花糕,败矣,不悦。”
建安五年,“树下做了秋千架,妾坐其上如飞鸟在云端,甚欢。”
建安六年,“花开三岁,酿桂花酒,酒香四溢,阿兄念君,道是待君归来共饮。”
建安七年,“埋酒于桂树下,被阿兄撬走,怒。”
建安八年,“今岁埋酒地,阿兄不知,留君饮。”
建安九年,三姑娘将笄之年,为男女有别,不再回信。
这年,崔慎十七,将前头的六封信寻出反复观阅,又仔细收好。姑娘家名声确乃重要,他便也不再去信,反正很快便能回京了。
当年离京时,韦玉絜骑着枣红马来城郊送别,泪眼婆娑,“你何时回来?”她手中捧着一枝翠柳,并不愿意给他。
不给他,他就不能走。
这是她同她阿兄说的话,蹙着眉,犟着头,话语蛮横。
“至多十年,那会我及冠,是娶妻的年纪。”男孩回得真诚又坦。
女孩娇容艳过春光,隐笑赠他一截杨柳。
他没有让她等十年。
建安九年末,他因任上政绩出色,被破格提拔。朝中给了两个职位,一是担任六品录事参军,赴雍州上任,监察六曹官吏;二是调往京畿,为御史台七品主簿。他并未多想,择了后者。
虽说女子出嫁从夫,但长安距离雍凉边地千里之遥,她之母族亲友尽在此间,他舍不得她远嫁。
比年幼承诺的快了两年,他当她会欢喜的。未曾想到,他回来至今,见她次数寥寥。
建安十年春,他的马车抵达长安城,并未见到想象中扬鞭跃马的少女。她的兄长说她大了脸皮薄,且身子也不大好,这些年陪着母亲礼佛很少出门。
这年秋天,他以探病为由去看过她一回,她让侍女出来还礼谢过,并未同他见面。彼时他母亲杜氏亦在,华阴夫人笑道,“德容言功,德字为首,到底不曾婚配,玉儿守着礼数不好出来相见。”
杜氏闻言,甚是满意。
华阴夫人目光慈和,扫过他转首又道,“左右是打小的情意,我们且将日子早些定了。”
再好不过的事,杜氏颔首,少年两颊发烫。
于是之后两年,韦崔两家好事成双。
先是韦玉絜同崔慎过了文定,紧接着十二年春其胞兄娶了崔慎叔父家的女儿,亲上加亲。他回来两年,亦是在那场婚宴上头回见到她。
十年光阴在她身上流转,她已从当年粉妆玉砌的娇嗔幼女,长成从水墨丹青中拓下来的明艳女郎。
端坐如龛上不染俗尘的神女,行礼似回风傲雪的孤鹤。
他隔人群凝望她,终于得她不经意回头一顾。
并无三千日夜的缠绵相思,亦无有情人久别重逢的期盼,更无少女待嫁忽遇心上人的娇羞。
她迎上他眼眸,发髻嵌玉缠金的华胜闪着幽光,折射在两人中间。他有些晃神,似看得不真切,只隐约见她她弯了眉眼,勾起唇角,与他淡淡一笑。待他想回她一笑,她已经转过头重新安坐,身侧的女郎凑身与她附耳低语,她含笑略一点头,礼貌又疏离。
是的,礼貌又疏离。
暌违十年,华堂再相见,她对他礼貌又疏离。
与旁人无异。
崔慎有些惶恐,安慰自己是错觉。
只是这之后,从早春到深秋大半年里,他逢初一、十五便来小慈安寺上香,于佛前静坐,候在此礼佛的少女。
终于在上月十五得了她侍女传话,约他于下月初一申时一刻,在后院厢房见面,道是有话与他说。
他如约而来。
满园丹桂飘香,沁人心脾,从接到她话的那一刻,华堂上的那点焦虑已消失殆尽。分明是人家知书达理,克己复礼,自己却患得患失!
叩响门扉时,少年还在这般嗤笑自己。
以至于推门入内时,屋中胜过桂花芬芳的浓烈香气,深秋寒风里不合时宜的汗水水雾,在一个瞬间扼住他思维。而满地凌乱衣衫,猩红点点的发皱床褥,又重新激起他的心绪。
“没事的,别怕!”
他几乎是本能地冲向榻前,一拳将宋琅掀翻在地,脱下襕衫将她拢住安慰她。
回首箭步朝向来不及穿衣遮体的男人继续挥拳。
长安繁华乡中的纨绔,哪里是边地常年驰马卧枪的少年的对手!根本吐不出一句辨语,未几便已是鼻青眼肿,牙落吐血。
“崔、崔思行,不是我,我……”宋琅一个劲求饶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《欲买桂花同载酒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小燕文学xiaoyanwenxue.org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